只听刘氏继续说道:“吾儿已经明白,经商始终乃水中楼阁,好看但不实用。唯独手中有粮,百姓才能安居乐业……”
6承启哭笑不得,他不是不重视农业,也没有抛弃商业,两者都缺一不可。农业乃是商业的基础,商业乃是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润滑剂。两者相辅相成,缺少了哪一个,大顺都是在用一条腿走路。
可刘氏的思想,乃是典型的小农思想,哪里肯听6承启的施政方针?这个时代,对于商人的误解,实在太深了。大顺百姓,无不以为商人唯利是图,不讲道德,官商勾结等等……帝王也忌惮商人财富之大,下令抑制商业,不许商人的地位过高。
其实商人这个称呼,来自周朝,周朝时候,把殷商遗民称作商人,不准他们拥有土地和不动产,他们只能从事贩运和买卖谋生,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。慢慢地就把以做买卖的人,称之为商人。商人被人误解,恐怕从这里便开始了。
又因为古代多是自耕农经济,大多数农户都是自给自足,对于商品的需求并不多。其实这也和古人没有很好的办法管理商人有关,这就是眼光的局限性了。因噎废食,自废武功。6承启曾假想过,如果中国古代没有抑制商业,恐怕中原文明早就在世界称王称霸了吧?
刘氏可不知道此刻6承启心中的念头,一个劲地褒奖6承启在鼓励农业上的“正确做法”,一个劲地将6承启“鼓吹”商业贬得一无是处。
偏生眼前这人是自己名义上的母妃,不能说些狠话。自古以来,只有母亲教子,哪里轮到儿子教导母亲的?渐渐代入了古人思维的6承启,没有开口反驳,而是默默地点着头。
母子二人,说了好些时候,才收住了口。末了,刘氏说道:“老身老了,精力大不如前,说了好些,竟有些乏了。吾儿国事要紧,还是回去罢!”
6承启听了一个下午的“唐僧念经”,耳朵都差点起茧了。秉着孝道,才听完刘氏的唠叨而已。出得内殿,6承启连一步都不敢逗留了。女人唠叨起来,还真的很可怕的。
待得走到景福殿外殿的时候,见到周芷若正一本正经地跟着宫女学起了纺纱织布。见得这一幕,6承启有些好笑。生在书香门第的周芷若,哪里做过这些粗重的活了?笨手笨脚的,偏生情又极是认真,这种反差,让6承启看得直想笑。(未完待续。)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