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崇光虽然清瘦了些,可精抖擞,说道:“陛下,臣并无大碍。江南一事,臣已有十足把握了!”
6承启一愣,笑出声来:“徐卿折腾自己,便是为了江南一事?”
徐崇光正色道:“陛下所托,臣焉敢怠慢?再者,江南成功与否,干系大顺国祚绵延,臣虽不才,亦愿奉上毕生精力,与大顺绵延国祚!”
“说的比唱的还好听……”6承启心中鄙夷了一番,“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能流传千古?不过也是,史上之人,如过江之鲫,又有几人能留名青史,大多化作一杯黄土,寂寂无闻,籍籍无名……”
感慨了一番后,6承启才说道:“徐卿为朕分忧,为国分忧,朕心甚慰。”
徐崇光也不多言,直接甩上一本奏折,说道:“请陛下过目!”
江南是6承启的禁脔,谁都不能轻易触碰。之所以授权给徐崇光,不过是为了堵住许多朝臣的嘴巴而已,真正主导的人,还是他自己。摊开奏折,6承启细细翻阅了起来,甚至还拿起朱笔,在上面写写画画。徐崇光见了,有种说不出的滋味。
小皇帝的认真办事,徐崇光很欣慰;可这毕竟是他一个月以来的心血,要是被否决了一点点,他都有点难受。好在6承启只是写写画画,并没有说什么。
约摸过了两刻钟,6承启才算是看完了这本奏折,然后喜逐颜开地说道:“徐卿事无巨细,所想之处,皆为朕想不到的,非常好!就像这水利,江南多水乡,用翻筒水车的提议就非常好。朕还认为,需得培育水稻,尽量一年两收,方才可以稳固江南粮仓地位。至于桑蚕,江南丝绣,皆可大做文章。朕尝言,无农不稳,无商不活。徐卿奏折,顾及商贾,朕心甚慰!”
徐崇光心道:“还不是你看重商贾,不然我又怎么会写这个?”
原来徐崇光怕6承启不纳,才费尽心思讨好,免得一番心血付诸东流。其实6承启是一个虚心纳谏的人,只不过大顺过了百余年,早已不复当初立国时节俭。百姓思定后,社会财富日增,诸多陋习就出来了。改革若不大刀阔斧,又有何用?这是原则问题,6承启想纳谏也纳不了啊!不过随着新政渐渐坐稳,国库日益增收,禁军也日益强大,6承启才有心思纳谏。
君臣两人再探讨了一番之后,6承启才说道:“明日例朝,徐卿当众启奏,群臣廷议后无异议,朕便诏告天下,让无田无地之百姓,前往江南!”
徐崇光立即说道:“陛下圣明!”(未完待续。)
...